脊柱QCT定量CT骨密度分析软件体模检测重建参数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

【摘要】 目的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究优化 CT 扫描协议,使定量CT C QCT ) 骨密度 CBMD ) 测量值更精确,辐射剂量更低 软件参数。资料与方法 采用欧洲脊柱体模 (ESP) 与 QCT 校 准作模一起进行不同毫安秒的 CT 螺旋扫描。扫描参数:管电压 120kV,管电 流 50 350mA,层厚 l ×16mm,床高 73cm,扫描范围10cm,视野 ( FOV) 40c ,重建矩阵:512×512,重建间Re 0.8mm。记录CT 扫描机上的辐射剂量乘 积 CDLP )。用标准算法 ( FC03 ) 和骨算法 ( FC30 ) 分两组重建欧、111 脊柱体模影像,并进行BMD 测量。结果 FC03 组平均 BMD 值与毫安秒正相关 (r =0.401,

P <0.05 ); FC30 组平均 BMD 值与毫安秒无相关性 ( r =0.216, P >O.O日软件参数。两 组平均毫安秒与 DLP 呈正相关 (r=0.999 , P < 0.01) 。FC03 组与 FC30 组平均 BM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( t = -13.089, P < 0.01 )。FC03 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 准平均 BM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t= -19.220, P < 0.01 ); FC30 组与欧、洲脊柱 体模标准平均 BM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( t=0.506 , P= 0.616 )。结论 QCT 扫 描重建参数对 BMD 值有影响。骨算法重建影像除去了影响BMD 测量的因素, 使测量准确率更高 。在制订扫描协议时应充分考虑重建算法对骨密度测量的影 响3 并使扫描参数保持恒定 。

【 关键词】 骨密度:重建算法:体层摄影术软件参数,X 线计算机:定量 CT

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究定量 CT ( quantitative C工 QCT) 是通过 CT 扫 描将穿过人体的 CT 衰减系数经校准体模转换成以 mg/cm3 为单位的一种骨密度 (bone mineral dens町, mνID) 测量技术,这种技术可用于任何普通 CT 扫描机 [ 1] 软件参数。本研究旨在探讨 CT 扫描技术参数与骨密度 、 辐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,并研究 QCT 不同重建参数 对骨密度测量的影 响,以指导临床制订优化扫描协 议,使 QCT 骨密度测量值更精确 ,辐射剂量更低。

1 材料与方法

1.1 模拟 人 体体模 欧 洲体 模 (European Spine Phantom ESP ESP-154〕 [2]:校准体模:QCT体 模 (美国h电eAnalySis, Inc.制造,序列号 G2208)软件参数。 1.2 CT 扫描万法 采用日本东芝 16 排 Aquilion16 螺旋 CT 扫描机。扫描参数:营电压 120kV,营 电流 50 350mA ,机 架旋 转 时间 0.5s/r,层 厚 1×16mm, PF 0.938。扫描方式 z 螺旋扫描。床高 73cm ,扫 描 长度 10cm ,视 野 (FOV 〕 40cm ,重 建矩阵 512 ×5120 重 建算注:FC03 ( 标准算法〕, F口0 ( 骨算法)。重建间距 0.8mm。将欧洲|钵模置 于模拟体模上( 图1)。从 50mA 开始至 350mA 结束, 每递增 lOmA 按上述扫描参数扫描 1次,共 31 次。 记录 CT 扫描机上每一次扫描所产生的 100mm 长度 的辐射剂量乘积 (DLP ,单位 mGy•cm ) 。用标准算 法 (FC03) 和骨算法 (FC30 ) 分两组重建欧#|{体模 影像容积数据,分别命名为 FC03 和FC30o

1.3 骨密度唰量 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在骨密度工作站上用骨密度分 析软件 QCT PRO rn 3D 脊 柱 BMD 应 用模 块 〔4.0 Min伽rays So伽rare, Inc.) 软件参数。对重建后的两组 容积数 据进行 BMD 分析测量。方法:将重建的FC03 组 和 FC30 组各 31组容积数据传至安装 BMD 工作站在工作站上点击 3D 脊柱 B孔E应用模块图标,在打 开 Patient information 界面输入试验编号、试验日期 等匹配信息,点击confirm match 进入 Extr缸tion 界 面:在 Extraction 界面中设置脊柱影像上决定用于骨 密度分析的区域和我得的模的感兴趣区 (ROI )。此 时在推体旁出现一个圆形光标,同时在模的周围出 现矩形模框光标 。将 ROI 置于轴面推体影像的中 央松质骨区域:将短形光标包含住全部 校准模。接 着在 Rotation 和ROI 界面中的轴面 、冠状面、矢 状面的多平面重组 (MPR) 影像上确定欧洲摸体中 L1 L3 的ROI 位置,确认推体。在Results 显示各 桂体的 BMD 和 3 个椎体总的平均BMD 值。

展开全文

1.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5.0 软件分析,两组 中平均 BMD 值与毫安秒的相关性以及平均毫安秒 与 DLP 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 :两组平均 BMD 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:每组平均 BMD 值与欧 洲体模标准平均卧在D值比较采用单个样本 t 检验, P < 0.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件参数

结果

标准算法 (FC03〕 组 平均 BMD 值为 115.22士 0.42mg/αn3 ,骨 算法 (FC30 ) 组 平 均 BMD 值 为116.73± 0.69mg/cm3o FC03 组和骨算法 FC30 组的 欧洲体模重建影像平均 BMD 值与毫安秒的相关性 分析 见图 2o FC03 组 平 均 BMD 值与毫安秒呈正 相关 (r=0.401, P < 0.05 ); FC30 组平均 B趴在D 值 与毫安秒无相关性 〔r =0.216, P >0.05)软件参数。两组平 均毫安秒与 DLP 呈正相关 (r =0.999, P < 0.01 ), 平 均毫 安秒与 DLP 相关性分析见 图3。FC03 组 与 FC30 组 平 均 B岛E值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(t 二 13.089, P < 0.01)。FC03 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 准平均 BM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(t 二一 19.220, P< 0.01); FC30 组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 B乱在D 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 0.506, P 二0.616 )。

讨论

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究QCT 利用 CT 断层影像 ,排除了影像重叠所 造成的组织叠加 ,可以将 ROI 设置在推体的松质 骨区域,使骨密度值更加精确 软件参数。近年来 ,多排螺 旋 CT 己经在临床广泛应用,QCT 的测量方法也 有所改变 ,出现了体积 (Volumetric) CT 等测量方 法 p,气它可以利用多排螺旋 CT 扫描获得的容积 数据进行岛1PR,在轴面、冠状面和矢状面同时设 定 ROI,这样可使定位更加准确 ,测量精度更高 。 由于 QCT 采用的是 X 线扫描,所以 CT 扫描的技 术参数可对骨密度的测量产生影响 。临床常规螺 旋 CT 扫描,主流厂家均普遍将管电压恒定设置在 120kV,只通过改变毫安秒来调整 X 线剂量。因此 需要研究扫描技术参数毫安秒的变化对 B岛E的影 响。重建算法是产生重建影像的基础 ,影响影像的 空间分辨率。在影像重建过程中涉及两步重建算法 : 卷积和后投影。根据卷积的不同算沽,有 3 种常见 的加权方法,即标准、骨算法和平滑算法。卷积算 法不同会影响影像密度变化频率的敏感性 [5) 。根据 结果,FC03 组毫安秒与平均 B扣E呈弱相关 (r=0.401, P < 0.05 ) 。FC30 组毫安 秒与 平均 B如E无

相关性 (r= 0.216, P >0.05 ) 软件参数。由于 FC30 组采用 骨算法重建 ,这种卷积算法滤除了 CT 衰减信号中 的部分含软组织成分的低频信号 ,保留了含骨髓成 分的中高频信号 ,消除了低频信号 ( 如脂肪) 的影 响,从而使毫安秒的变化不影响平均 BMD 值。毫 安秒代表 X 线的剂量,其增加必然导致辐射剂量的 增加 [句 。毫安秒与 DLP 呈高度相关 (r =0.999, P< 0.01 ) 。两组重建方法平均 B岛E 值差异有统计学 差异 (P < 0.01 ) ,表明两种重建方法对 BMD 值的 测量产生不同影响 。此次实验采用的是欧洲脊柱体 摸,是欧洲共同体确认的验证 QCT 标准和质量控制 的标准体模。模体中有 3 个代表 L1 、L2、L3 脊椎的- 嵌入体,内含不同密度的起磷酸钙 [CaiPH4)30H],

分别是 50、100、20伽1g/cm3 软件参数,标准平均 Bl\tID 值 为 116.67mg/αn3. 本研究结果发现 ,FC03 组平均 B岛 〉 值为 115.22±0.42mg/c时,与欧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

BM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(t = -19.220, P < 0.01);

FC30 组平均 B岛D值为 116.73± 0.69mg/c时,与欧 洲脊柱体模标准平均 BMD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(t= 0.506, P =0.616) 软件参数。FC30 组平均 B岛D值接近于 欧洲体模标准平均 BMD 值,表明采用骨算注重建 的骨密度值更能反映脊柱真实的骨密度值 。

由以上研究结果分析,QCT 扫描重建参数对 BMD 值有影响软件参数。标准算法重建的影像 ,因含有更多 影响 BMD 测量的因素,导致 B岛D测量误差更大 。 骨算法重建的影像除去了影响因素 ,使其测量准确 率更高。因此,在制订扫描协议时应充分考虑重建 算法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 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