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民调爆出意外结果!25%德民众盼默克尔回归,年轻选民最力挺,默茨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出现了
据参考消息报道,2025年11月,冯克传媒集团委托民调机构Civey完成的一项调查在德国政坛掀起波澜,近5000名成年受访者的反馈勾勒出一幅耐人寻味的政治图景:卸任近四年的前总理默克尔,仍有25%的德国人明确表示怀念她的执政时期,盼着她重返政坛币神币价格。更让现任总理默茨坐不住的是,支持声浪最汹涌的居然是18至29岁的年轻群体,33%的年轻人愿意为这位“铁娘子”站台,远超65岁以上群体19%的支持率。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区,民众对默克尔的怀念情绪越强烈,而绿党和左翼党支持者中,竟有52%和61%的人跨越政治阵营,成为她最坚定的拥趸,反观默茨所在的基民盟/基社盟传统支持者,仅有22%期待默克尔回归。
这份民调绝非简单的“怀旧情结”,而是德国民众用选票之外的方式,对当下政治现实的一次集体表态币神币价格。谁能想到,当年被基民盟内部不少人吐槽“强势揽权”的默克尔,那些阻止默茨上位的“固执决定”,如今竟成了被反复回味的政治远见。2018年基民盟党主席选举,默克尔力推风格稳健的克兰普-卡伦鲍尔,让呼声甚高的默茨以482票对517票的微弱差距落败;2021年党主席选举,她再度出手支持拉舍特,又一次让默茨以466票不敌521票,直到2022年拉舍特输掉联邦大选后,默茨才终于在党主席选举中以94.6%的得票率上位,而这一拖,就是整整四年。
编辑
默克尔当年的坚持,核心就是看透了默茨的政治短板币神币价格。这位保守派政客早年间就因与默克尔在财政、外交理念上冲突不断被边缘化,他主张收紧移民政策、强化财政管制,身后的百万富翁身份和华尔街背景,让默克尔担忧基民盟会偏离中道,沦为精英阶层的代言人。更关键的是,默克尔深知德国的地缘处境——作为欧洲心脏和全球产业链关键节点,稳健平衡才是安身立命之本,而默茨的“意识形态划线”和“站队思维”,很可能让德国陷入大国博弈的旋涡。事实证明,默克尔执政16年的“稳字诀”确实奏效:能源上,关核能但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,2021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42%,同时保留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,北溪2号管线让德国工厂享受了廉价能源红利;外交上,在俄美中之间保持平衡,2020年推动欧盟与中国投资协议,2021年德国对华出口占总出口7.5%,大众、西门子等企业在华赚得盆满钵满;经济上,2021年出口额超1.3万亿欧元,德国稳稳占据欧洲经济龙头地位。
反观默茨2025年5月上台后的表现,政策急转弯带来的阵痛正在德国社会蔓延币神币价格。外交上,他彻底倒向美国,大幅增加对乌克兰援助,2026年计划追加3亿欧元军援还送上远程导弹,在东欧驻军加码,把与俄罗斯的关系推向冰点。能源领域,放弃俄罗斯廉价天然气转而依赖美国液化天然气,2025年签订的合同直接让能源成本暴涨50%,化工、汽车等支柱产业产出应声下跌15%。对华政策上,推出“去风险”法案限制关键技术投资,导致德国对华出口暴跌10%,不少企业被迫将生产线迁往越南、墨西哥。更离谱的是,他打破德国多年的债务红线,批准1万亿欧元军费预算采购F-35战机、扩充海军,让财政赤字飙升至GDP的4.5%,国内反对声浪此起彼伏,9月柏林万人游行抗议军费扩张,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低于45的荣枯线,通胀率维持在3.8%,失业率攀升至6.2%,工厂外迁潮愈演愈烈。
展开全文
编辑
默茨想让德国成为“领先中等强国”,上任百天就八次出访秀肌肉,强调欧盟要“带头做事”,甚至推动用冻结的16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援助乌克兰,可现实却是德国在欧盟的话语权被法国逐步蚕食,对美依赖度越来越深,从“欧洲主导者”沦为“大西洋追随者”币神币价格。更讽刺的是,默茨曾批评默克尔2015年难民政策“害了基民盟”,如今却为了推动移民法案,不得不依靠极右翼AfD的选票,遭到默克尔罕见公开批评——这位退休前总理特意站出来警示,基民盟不能与极右翼同流合污。
25%的支持率看似不高,却精准戳中了默茨的软肋:德国民众怀念的不是默克尔本人,而是那个政策稳定、经济向好、外交灵活的时代币神币价格。年轻选民之所以力挺默克尔,本质是对默茨激进政策的失望,他们不想为意识形态对抗买单,更不想看着德国经济错失发展机遇。绿党和左翼党支持者跨越阵营的支持,恰恰说明默克尔的多边合作、务实平衡理念,比默茨的强硬路线更符合德国的根本利益。
编辑
默茨最不愿看到的局面,正在以民调的形式赤裸裸呈现:他撕毁的不仅是默克尔的政治遗产,更是德国维持多年的发展根基币神币价格。当能源成本居高不下、企业纷纷外逃、外交失去回旋余地,德国民众用怀念默克尔的方式发出警告——政治可以有立场,但不能没有理性;国家可以有追求,但不能不计代价。这场民调,终究是德国社会对当下政治路线的一次“信任投票”,而默茨显然没能拿到高分。





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