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磅!辽宁新建一国际机场!位置就在……
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、车辆穿梭
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
主体工程
已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
国庆期间泰达币交易所,
项目建设者以
“起步即冲刺、开工即满产”的火热干劲
投入施工泰达币交易所。
现场:
50万平方米“海上巨构”启建
10月1日,在位于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区E指廊施工现场,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,工人们现在正在进行清槽、土方开挖以及砖胎膜施工,为下一步底板浇筑施工做着前期准备泰达币交易所。
展开全文
据了解,航站楼主体项目采用“分区平行施工+专业穿插作业”模式,将航站楼划分为A、C、D、E四大区域平行施工泰达币交易所。各区域同步铺开作业面,专业工序紧密衔接。
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董晓光介绍,目前,现场配备了135名管理人员,高峰期预计施工与管理人员达到5000人左右泰达币交易所。计划安装塔吊、履带吊等大型设备130余台,同时储备钢筋钢材万余吨、防水材料10余万平。
董晓光:
下一步,我们将集中力量全力推进主体结构施工,按照计划在明年1月底,完成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泰达币交易所。双节期间,我们将严守安全红线与质量底线,打造质量标杆工程。
据了解,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本期50万平方米的T1航站楼、22万平方米交通中心及停车楼、进出场道路工程、航站区道路工程、地面停车场及配套部分市政附属设施等泰达币交易所。作为超大体量公共建筑,航站楼工程规模堪称“海上巨构”——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,地下1层、地上5层(含3个主层+2个夹层),建筑高度最高达47米,单层最大建筑面积18.6万平方米。工程建设需消耗混凝土约51万立方米、钢筋约9万吨、钢结构约6.5万吨。
难度:
集成多项新技术、新材料
破解海上施工难题
施工过程中,工程团队集成多项新技术、新材料,破解海上施工难题泰达币交易所。创新采用“端承桩基础+钢筋混凝土主体+分叉钢柱支撑钢桁架屋盖”结构体系,针对海洋人工岛复杂水文地质条件,采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、预应力技术,有效解决约1000米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。
在防水防腐蚀方面,将混凝土结构中添加钢筋阻锈剂,从内部阻断腐蚀路径;外露钢结构与构件分别采用防腐涂层、耐候钢等材料,全方位抵御海洋环境侵蚀泰达币交易所。屋面系统创新应用TRS系列屋面主系统、防水卷材等材料,防水防腐性能较传统工艺提升30%。同时,项目严格遵循7度抗震设防烈度要求,合理选用高强度、高耐久性建筑材料。
服务:
步行8分钟登机
空轨零换乘
这座“海上航站楼”,不仅是工程奇迹,更将成为彰显大连城市特色、服务市民出行的“新地标”泰达币交易所。
效果图
构型上采用“两级放射”设计,从中心点向三个方向经两次放射形成6条指廊,有效缩短旅客步行距离,近机位比例达74%,未来旅客从值机到登机平均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泰达币交易所。
效果图
航站楼内部空间通过66根多级分叉柱支撑起24万平方米的屋顶,屋顶面积相当于34个标准足球场,最大化利用自然采光,让值机大厅、候机区更显开阔明亮泰达币交易所。
功能布局上,地上设置三层出港层、二层出港及国内混流层、地面到港层三个主层,以及餐饮夹层、国际到港通道夹层两个夹层;地下功能为轨道站厅换乘层,地铁1号线、5号线将直接接入,最近地铁安检口与航站楼地下防爆检测区距离仅42米,真正实现“空轨零换乘”泰达币交易所。
效果图
未来,三条跨海快速通道将连接人工岛与陆域,20分钟可直达城市核心区;同时,新机场还将与大连高铁北站“陆港”、大连湾客运站“海港”实现“三港联动”,构建起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泰达币交易所。
进展:
人工岛填海工程
累计形成陆域19.64平方公里
占总量97.72%
今年以来,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加速推进,多项核心工程提前突破关键节点泰达币交易所。截至目前,人工岛填海工程累计形成陆域19.64平方公里,占总量97.72%。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工程深层地基处理工程完成200.1万平方米,占总工程量的20.01%。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完成 2463根工程桩浇筑,占总量的80.18%。
大连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、空港公司总工程师李翔:
第四季度,机场集团将锚定新机场填海工程收官、航站楼主体工程加快建设的目标,全面落实安全、质量、进度、成本、廉洁五大管控要求,以决战姿态全力夺取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胜利泰达币交易所。
来源:大连发布
编辑:任子剑责编:高薇 主编:王潇 监制:闫继伟
评论